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厦门试点适老化改造:小改造帮大忙

厦门试点适老化改造:小改造帮大忙

2025-05-03 15:39:09 [科普] 来源:江南快线要览

原标题:厦门试点适老化改造:小改造帮大忙

厦门试点适老化改造:小改造帮大忙

楼梯转角处安装了助老折叠椅,厦门供老人歇脚。试点适老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廖丽萍 摄

适老化改造,化改指在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改造小区,对公共区域和家庭空间增加一些辅助装置和设施,厦门让老人们居家无碍,试点适老住得更舒适安全。化改去年,改造厦门市老龄委在思明区、厦门湖里区选取4个小区试点适老化改造。试点适老如今,化改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改造改造效果如何?厦门

近日,记者来到试点小区之一——湖里区殿前街道神山社区神山三航小区。试点适老走进小区,化改小花园可供纳凉聊天;上下楼梯,累了就放下转角处的助老折叠椅歇息;进了家门,卫生间装有防滑地垫和扶手……小区根据公共空间情况和居民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改造,“小改造帮大忙”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

进小区,问需于居民

神山三航小区目前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12人,占小区实际居住人数的38%,远高于厦门市14%的老年人口占比。这些老人中,不少是子女在外地居住的空巢老人。该小区始建于1983年,仅有3栋居民楼,且均为楼梯房,老年人居住、出行存在诸多不便。2015年,该小区被列为全市6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之一;去年,又成为适老化改造试点。

适老化改造,应该怎么改?

神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水波说,社区工作人员首先走访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征求社区民意,再列出改造选项。在前期摸底评估完成后,及时召集小区召开适老化改造听评会,介绍适老化改造的政策和项目内容,听取收集小区老人的意见和建议,明确项目后在小区进行公示。

75岁的业委会主任李一德带着记者在小区转了一圈。虽然面积不大,但栋楼之间却有一个不小的花园。天气很热,花园里有不少老人在纳凉聊天,大家坐久了,或是用花园一角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或是走特地铺设的鹅卵石步道按摩一下足底。

“改造之前,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还存在居民私自搭盖、随意堆放等乱象。”李一德说,征求意见时,老人们一致提出要把空地改造成小花园,让大家闲暇时有一个休憩之处。这个改造项目通过评定后,有关居民也都主动清理整治,乱象得到了根本扭转。

除了变乱为整、修旧如新之外,小区还着力实现“从无到有”的改造。“煤气改造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项目。”李一德说,神山三航小区一直使用瓶装液化气,对老人来说,换气不仅是件头疼的事,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在适老化改造中,小区争取到有关单位的支持,引入了燃气管道。

当然,评议也有否定的改造项目。李一德说,征求意见时,有老人提出上下楼梯体力吃不消,建议小区适老化加装电梯。但是,考虑到小区楼房房龄较老,加上部分老人经济状况不佳,这个项目最终没有通过。不过,针对老人上下楼梯吃力的问题,小区也在楼梯转角处安装了助老折叠椅,爬累了,放下椅子就能歇歇脚。

“我们社区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入户,问需于居民,最终找出‘短板’22处,改造项目14个。”张水波说。

厦门试点适老化改造:小改造帮大忙

老人们在小花园的鹅卵石步道上按摩足底。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廖丽萍 摄

进家庭,着眼于细节

适老化改造不仅包括小区公共区域,也适用于家庭私人空间。

今年67岁的黄美英独自居住在小区,当初第一次听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适老化改造时,她怕麻烦,便拒绝了。老人家中布局老旧,电线裸露,考虑到前两年她不慎摔倒做了两次手术,腿脚不便,加上患有多种老年慢性病,行走要靠助行器,很容易发生意外,张水波便多次上门讲解适老改造能够带来的便利,老人最终才同意试一试。

如今,通过改造,黄美英家中的电线已经重新布设覆盖,再也不用担心人被绊倒;原本她如厕时,起立很费劲,改造后,马桶旁边专门安装了扶手等无障碍设施;起夜关电灯太麻烦,床边就安装了自动感应灯,老人一起床就亮,一上床就灭。“施工都是根据我们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做,特别对‘胃口’,生活变得方便多了。”她夸赞道。

“我们小区共90户居民,有36户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张水波说,就算同样的适老设施,由于每位老人的身高体重、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不一样,需求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深入每一户家庭,了解不同的适老改造要求。

今年74岁的邢银来和老伴一起住在小区内。此前,因洗手间瓷砖很滑,他老伴曾滑倒摔伤。

这次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人员在老人家里的洗手间里安装了可折叠座椅和扶手,从此,他们洗澡就可舒适地坐着洗了,地上也铺了防滑垫。“这块防滑垫不仅好看,而且以后洗澡再也不怕滑倒了。淋浴椅也很实用,装在墙上一点都不占地方,用的时候拉下来就行了,还有马桶配有L形扶手,晚上还能自动发光,特别适合我们老人。”邢银来说。

小区居民刘文留和黄丽英夫妇告诉记者,他们家地板原来有个小台阶,老人腿脚不便,以前走路总担心,现在改成了小平坡,又做了防滑处理,再也不怕摔倒;以前,上台阶总是习惯性去扶门,现在门上就安装了小扶手,非常贴心。“我老伴有高血压,坐起来和躺下去动作都要慢,我个子小,扶他很吃力,他们就在床头做了个床沿扶手。”黄丽英说,“这些都是细节,但对我们老人而言很实在。”

张水波说,下一步,小区适老化改造还将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兼顾,更加关怀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开展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社区干预、开展对困难失能老人重点帮扶,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廖丽萍 文/图)

(责任编辑:文旅)

推荐文章
  • 五旬女子来厦旅游走失 幸被民警发现帮其成功找到家人

    五旬女子来厦旅游走失 幸被民警发现帮其成功找到家人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陈小斌) 五旬女子走失,一路从南普陀步行到厦门站,幸好被在此巡逻的民警发现,并帮其成功找到家人。“五旬女子在厦门走失,穿紫色上衣、黑色裤子,背紫色背包&hell ...[详细]
  • 《毋忘在莒》获中外嘉宾好评

    《毋忘在莒》获中外嘉宾好评 本报讯记者 林夕)9月15日晚,来我市参加2009年中国东部沿海国际经贸论坛暨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交流会的与会人员在市会展中心观看了大型历史吕剧《毋忘在莒》。 优美的唱腔,唯美的场景,动人的情节,深深吸 ...[详细]
  • 齐鲁石化书画邀请展在市博物馆开展

    齐鲁石化书画邀请展在市博物馆开展 本报讯记者 厉敏)9月19日,由市文联、齐鲁石化文联共同举办的齐鲁石化邀请展在市博物馆开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副市长徐清,市政协副主席王坤英等出席开展仪式并剪彩。 本次展览共展出齐鲁石化公司书 ...[详细]
  • 我市第一家供水协会成立

    我市第一家供水协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9月11日,岚山区巨峰镇供水协会成立,这是我市成立的第一家供水协会。作为市水利局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也标志着全市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供水协会的成立,将有效 ...[详细]
  • 小心!雨水多蚊虫来惹事 有人被叮咬后半夜上急诊

    小心!雨水多蚊虫来惹事 有人被叮咬后半夜上急诊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这几周,厦门的天气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阵雨、一会儿太阳,加上潮湿又闷热,又逢夏秋交替时节,小区内各类虫子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有人甚至被咬到半夜挂急诊 ...[详细]
  • 盐城考察我市城市建设

    盐城考察我市城市建设 本报讯记者 曹伟)9月16日,江苏省盐城市市长李强带领考察团来我市考察。市委副书记孙海亭、副市长孙雨陪同考察。 在我市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大学科技园、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世 ...[详细]
  • 市质监站完成游泳馆主体工程混凝土结构检测

    市质监站完成游泳馆主体工程混凝土结构检测 近日,市质监站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对市游泳馆主体工程进行了结构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该站采用先进检测设备,通过对现浇混凝土的梁、柱进行了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碳化深度检测,对现浇混凝土板进行了现场 ...[详细]
  • 全力以赴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全力以赴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本报讯记者 林夕 实习生 丁相婷)9月10日,全国全省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副市长解世增及有关人员在日照分会场收听收看。 赵效为在电视电话会议结束 ...[详细]
  • 厦门生猪价格止跌回涨 收购价14元/公斤

    厦门生猪价格止跌回涨 收购价14元/公斤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沈彦彦)最近,生猪又成了养殖业的热门话题。春节过后,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我市生猪收购价格在上半年一度触底,跌破每斤6元的关口,为5年来的最低。这样持续低迷的情况在上月初迎来了拐 ...[详细]
  • 市建管处“四轮驱动”“走出去”战略

    市建管处“四轮驱动”“走出去”战略 今年以来,市建管处围绕如何加快建筑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探讨,确定以实施“走出去”战略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行政鼓励、舆论引导和服务助推”四轮驱动,组织引导企业大力拓展外埠市场,提高外出施工产 ...[详细]
热点阅读